有关学生日记模板汇总五篇
一天即将过去了,今天我们都做了什么了呢?这时候,最关键的日记怎么能落下。快来参考日记是怎么写的吧,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学生日记5篇,供大家参考借鉴,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。
我今天终于如愿以偿的来到三多堂,一进门,“哇”好大呀!看了看三多堂的简介。太谷三多堂博物馆位于山西省太谷县北洸村,是山西省主要旅游景点之一,太谷三多堂亦称曹家大院,是明清晋商巨富曹氏家族一幢寿字宅园,占地一万零六百三十八平方米,有房二百七十七间。三多指多福、多寿、多子,距今已有四百年的历史。
我们来到了多寿堂,爬上了四百年前的摩天大楼。在一间小屋里发现了银窖,往下一看,能把我活活吓死。那时的人胆子有多大呀!这么深,我可以看出曹家多有钱。我们上楼看一看,笔陡的楼梯,一步一步地走上去,连脚都放不下,到楼顶的时候,上面到处都是彩旗,就像是皇上查看出征的队伍一样。爸爸把我抱上城墙,我坐在上面,整个院子的风景尽在眼底。
我们又来到了多子院,看见了三友坐镜,就是岁寒三友。羽毛镜是越南珍稀翠鸟的羽毛一根一根贴上去的,不褪色。全球有8个,三多堂就有两个,还有清金火车头钟,是用黄金、白金、钨金、水晶这四种宝物制成的,重42公斤,是当年慈禧太后借曹家太多钱,回京后赐予曹家的礼物。
我们又去了绣楼,听妈妈说,那时女孩十三岁在绣楼住一年,不出来,十四岁就出嫁了。假如是我,早就疯了。
今天,我学到了很多知识,看到了许多有趣的东西,真快乐!
小时候,每年下头场雪,父亲都会边扫雪边自然自语。“瑞雪兆丰年啊!”或许是受父辈的影响,或许是东北人骨子里的爱雪情结,在潜移默化的延续。从记事时起,我就特别喜欢雪。假如哪个冬天没有雪,或者是雪下得少了一些,就会感觉浑身不自在。确切的说,没有雪的冬天,就不能称之为冬天。我相信,在东北,爱雪是人们的共性。人们之所以喜欢雪,盼雪。原因很简单。雪的前世,就栖息在块黑土地,是劳动人民汗水的化身。雪的今生,又是上苍回馈给人间风调雨顺的使者。每一片晶莹剔透的雪花,血脉里都流淌着世间的生活气息,散发着五谷的芳香,且这块土地上的人们有着浓重的密不可分的情感。每当初雪洋洋洒洒时,圣洁的雪花就会深情的吻过荒野,吻过退去叶子的枝条,吻过献出收获的土地,也吻了农家的炊烟,也吻过人们期待的眸子。此刻,世间万物,瞬间被雪花吻成童话般的世界,吻成孩子们的天堂,吻成青年人的娱乐场,吻成父亲对生活的希望。对于雪的情感,父亲比我会更深一层,更厚重一些,自然少了些孩子们独有的表层感官兴致,他更多的时候是每当瑞雪降临时,便会赶紧拿起大扫帚,铁锹,把自家门前屋后,场院草垛上的积雪扫起来传到菜园子里,这样做不只是给自家的鸡鸭腾出散放的场所,给家人清理出出入的便道。更重要的是等候春风送暖时,这些甘甜的雪水用作将滋润辛勤的土地。尽管堆雪时父亲会很累,特别是雪下得特别大的时侯。可也没见过父亲因为清雪的劳累而沮丧,反倒是雪下得越大,父亲扫得就越起劲儿。就像收获中的果农,见到挂满枝条的果实,尽管辛苦,且总是面带笑容;又如查干湖的渔民,每当鱼儿出水时,他们早已忘却了守候的辛劳,不禁欢呼雀跃。就连那几匹拉拽渔网的马儿,此时都越发的乐此不疲。真可谓累并快乐着。
长大后,我参加了工作,冬季扫雪,也成了责任。每下大雪时,单位都会组织职工到厂区及家属区去扫雪。扫帚、铁锹等扫雪工具就堆放在住宅楼门口,下雪就是命令,不用召集,指定的区域,早到的早下手,晚去的也不好意思袖手站着。大冷的天儿,一伙人七手八脚,热热闹闹,干一阵儿疯一阵儿,小雪速战速决,大雪全胜收兵。
进入市场经济时期,什么都讲究个成本,就连扫雪也不例外。每年的初冬,各单位都把自己的清雪担当区给包出去,价格也从起初的每人每个冬天二十元,上升到如今的二百元。虽掏了自己的衣兜,可我宁愿出这个血。倒不是懒得扫雪。是工作繁忙,确实没那么多的时间。交了钱,没了后顾之忧,可安心于埋头干自己的事儿,也不去追究扫雪的费用分摊到自己头上是否合理。如今人们也真的都不差钱儿啊!
有句谚语这样说:“搭个庙,就不愁没烧香的。”起初是把雪包给冬闲的农民工,可大多单打独斗,小打小闹,扫雪工具也原始,尖镐铁锹叮叮咣咣,大扫帚划拉扑扑啦啦,推进速度较慢。现在好了,有人看好了扫雪这块蛋糕,动用大型机器设备,扫雪车开上街路,突突突的几个来回就搞定了。
社会发展了今天,人们衣食无忧,很多像扫雪这样的事情,用不着自己亲自去做了。可在享受生活的.同时,总觉得缺少点儿什么,那便是缺少与大自然亲密接触的机会,在自然中寻找快乐的时光。或许就像东北城市路边的树木,在充分吮吸雪水的同时,也不得不喝点儿融雪剂似的顾此失彼。
盼星星,盼月亮,终于盼来了今天的表演课,我们这帮小学生也来过过话剧瘾。
开始啦,60双眼睛紧盯着“小舞台”,这是一个简易的舞台,就是把桌椅朝后紧挪,腾出一小块空地而已。
第一组先表演。欧阳演的公仪休从后面走上台,周子然演的子明恭恭敬敬地行了一个大礼,接着管家余鎏昊提着两条“大鲤鱼”上台来。子明看见鱼,早已“口水直流三千尺”了,公仪休却视而不见,并且拒绝了送礼。公仪休和子明讲清楚为何自己虽喜欢吃鱼,却不能接受馈赠的原因,子明恍然大悟。台下,观众被演员夸张的神情、诙谐的对话逗乐了,笑得前仰后合,这都归功于欧阳和子然两大“活宝”。
第三组上场,我们早已胸有成竹,准备好道具——两条纸鱼,我演公仪休,王婧婷演子明,钱瑾演幕后,朱博文演管家。我是慢慢入戏的,听到观众席上有人说“薛一凡山寨版公仪休真像啊!”“现代女公仪休再现!”我听后,更用心去演了,仿佛自己真成了秉公无私的公仪休,不贪不腐,成为正义的化身。表演结束了,我们都还沉浸其中,雷鸣般掌声响起……
下课铃响了,但我们谁也不愿意离开教室,期待着下次的表演课。
秋天到了,看到一片片的树叶落下来,我随手拿起一片树叶,看了看,原来,就是银杏树叶。
现在是初秋,叶子渐渐变黄了,每当我看见银杏叶时,它们都像一只只蝴蝶,随风飘舞、悠然自得……有时走近一看,又像一只活灵活现地小鱼在摇着那灵巧的小尾巴。秋风中,银杏树叶,好像给大地铺上了一层黄色的地毯,很是温馨。
“停车坐爱枫林晚,霜叶红于二月花”每当看到火红的枫叶时,就像看到著名诗人杜牧写的一首诗。枫叶远远望去像一团团火在燃烧,可是近看,又像猫爪子,一样再向我们招手,火能让我感到温暖,冬天或秋天看到一片火红的枫叶,可能就会就得身上暖洋洋的。
夏天虽比秋天的树叶亮,可是秋天的树叶对于我们有很大的用处:比如高大的梧桐树叶、狭长的柳树叶……
这真是一树一叶一天堂啊!
清明上山祭拜先人虽然十分累,有时还会摔几跤,山路又十分难走,但祭奠亲人的心情却是虔诚的。
今天我跟爸爸妈妈一同去上奶奶的坟。奶奶去世时才50岁,我那时还没出世,虽然对奶奶的影象不存在,但怀念奶奶的感觉却没减少,所以我更加珍惜这一次的扫墓行动。爸妈每年都来祭奠,为墓碑改改字,除掉些杂草。可是草的生命力那么强,仅一年的工夫就把整个大墓都遮蔽起来了。真是“野火烧不尽,春风吹又生。”看来割草的任务很艰巨,我连忙拿起镰刀除草了,我用力砍了下去,可不但草没砍下,我的手指头都要砍下了。这时,爸爸便过来帮我,他说:“割草先得把草搂紧,然后用力把草往下压,然后再用镰刀用力割,这样才能把草割掉。”顺着爸爸的方法,我还真会砍了!在我跟爸爸妈妈的努力下,终于把草清除干净了。我还帮助妈妈扫地,恭恭敬敬的摆上鲜花,让奶奶的坟地也变成一块绿色环保的净园。
清明定为休假日有利也有弊,尽管大家都可以有时间上坟了,但上山的交通就成了很大的问题,在回来的路上我们堵了一小时的车,看那些交警叔叔也指挥得够累,我想以后这方面的安全疏通得也有个规范吧。
今天清明节,虽然很累,但我很高兴,学到了知识,用自己的劳动,表达了对祖先的怀念跟尊敬。
文档为doc格式
最新推荐